欢迎来到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官网,半岛体育是一家生产阳光板,耐力板厂家,品质保障,欢迎咨询!
当前位置: 半岛综合体育入口 > 资讯中心 > 行业动态 » 半岛·综合体育官方网站:小米造车先造安全感
保鲜膜套的执行标准
在前几日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,小米不仅带来了首款产品——小米 SU7 。同时,伴随而来的还有小米 SU7 背后的一系列硬核技术。
虽然在发布会现场,小米并没有公布小米 SU7 的价格,但是当看完这场发布会之后,电驹小编最大的感受就是:小米造车,确实靠谱。
首先,在如今极具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小米造车并没有一味的追求快节奏,比如去购买别人成熟的整车平台,或者选择更省时、更省钱的“逆向研发”。而是下定决心,不计成本的全部正向自研平台架构。
并且,雷军给团队提出了很严苛的研发标准,小米摩德纳平台至少要做到100项业内“第一”、“唯一”、“最”。
正是因为这份敬畏之心和不计成本的投入,让小米 SU7 在多项核心数据上领先行业。
比如小米超级电机,转速达到27200rpm,电控峰值效率为99.85%,电机峰值效率98.11%,都是全球最高,这也为其带来了仅有2.78s的百公里加速成绩。
再比如2000MPa高强度热成型钢安全材料,同样全球最高;热失控安全标准7.8m²主动液冷面积,全球最严;电芯倒置的高安全CTB电池技术,全球唯一;自主设计9100t超级大压铸设备集群,国内唯一.....
特别是在用户最为关注的电池安全方面,小米更是将其摆在了“造车首位”,并且喊出“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安全的电池系统”的口号。
随着新能源车的技术发展,不管是电池续航还是补能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升。因此,如今续航焦虑已经不再是电动车用户最大的焦虑,最大的焦虑则是“安全焦虑”。
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仅2023年第一季度,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上涨了32%,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(含自燃)。可见,自新能源开始普及以来,关于自燃等安全事故新闻便层出不穷。
而且,不得不承认的是,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更容易自燃。因此,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性会更加在意。
尽管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已经发展多年,但是安全问题始终是笼罩在消费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雾霾。所以,谁能真正将品牌和产品贴上“安全”的标签,那么在新能源赛道必将犹如神助,这点对于小米造车来说更是如此。
作为一个造车大军中的新晋者,大家最担心的就是“新手”造车在安全质量方面是否让人放心。所以,如果小米能真正“回应用户关心,严守电池安全”,甚至能将安全化为产品乃至真整个小米的品牌标签,那么在造车这条路上,必将更加顺利。
电动汽车的安全,半岛体育网页版入口很大程度取决于电池的安全性能,所以保护电池就是重中之重。而小米是如何做的呢?答案便是小米自研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。
不过,在搞明白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CTB技术?
首先,1.0阶段的电池集成技术,是最传统的标准化模块,即电芯(Cell)→模组(Module)→电池壳(Pack)→车身底盘;
此时的动力电池设计结构非常繁琐,从内到外分别为电芯、模组和电池包。许多个电芯打包成一个模组,许多个模组再打包成电池包,最后安装在车上。这样的设计不仅复杂,同时需要更多的额外零件等生产成本,更重要的是占体积,占重量,对于整车续航也会带来影响。
于是,这就有2.0阶段,CTP技术,全称为Cell To Pack,无模组技术。顾名思义,就是减少或去除电池“电芯→电池壳→车身底盘”的三级Pack结构的技术。而取消了模组,优点是可以提高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和体积比能量密度。
CTB可以看做是CTP的延伸,在结构上会更加“简化”,集成度更高。它的特点不仅是省去了电池模组,而且将电池包集成到车身地板上作为整车结构件的一部分。这样设计的好处不仅能够降低成本,同时还能更好的优化车辆空间和提高续航表现。
以小米自研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为例,小米的电池包采用地板上盖二合一,把底盘与电池系统进行高度融合。你也可以这样理解,电池包变成了底盘的结构件,成为白车身的一部分,有助于空间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。与此同时,再加上小米首创的电芯倒置设计、多功能弹性夹层以及极简线束等设计,使得电池包的体积效率达到了77.8%。
作为对比,特斯拉4680的体积利用率为63%,比亚迪CTB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为66%。要知道,为了让单位体积的电池包能塞下更多的柱体电芯,特斯拉4680电池取消了传统的模组固定结构和内部的横梁,单体电芯之间直接用胶填充,其最终的体积利用率也仅仅只是达到了63%。因此,在体积效率上,小米电池技术已经实现了对特斯拉4680电池的超越。
体积率更高,意味着有空间利用率就会更好。据了解,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为车身竖向空间节约了10mm,显著的帮助车辆控制了车身高度。与此同时,更高的空间利用率能够塞下更大的电池,同样对于续航里程提升也大有优势。
另外,减少了更多车身零部件,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同时,整车的重量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减轻。那么,当车辆轻量化更好,整车刚性更强,两者产生的化学结果一定是会带来更好的操控性能。
总之,作为目前行业最先进的动力电池设计技术,小米通过自研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,对车辆续航、空间表现,以及驾控性能等关键产品参数上,都会带来大幅度提升。
看到这,有人可能会说了:电池本来就是整车的重点“保护对象”,而小米CTB技术直接将电池作为底盘的结构件,等于既是“能量体”,输送电量保证车辆行驶,也是整车的“结构体”,共同构成整车的安全性。因此,它的安全性有保障吗?
毕竟,传统三级结构的电池Pack,因为有模组的存在,所以碰撞安全多了一层保护。而采用CTB技术的电池Pack,在没有模组的情况下,除去Pack的边梁,电芯将直接承受碰撞的冲击。
是的,这种集度简化的电池结构设计,对生产工艺很安全性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。况且,小米的首款车型是一台轿车,轿车地板本身就比SUV更低,意味着需要把电池包做的更薄才行,技术难度也会更大。
所以,这就需要电池和整机厂家不仅拥有强大的工艺生产能力,并且还要拥有极强的综合安全控制能力。否则,当电池包盖板层一旦突破,人体就会直接暴露于火焰的冲击之下,后果不堪设想。
而针对这一难题,小米CTB电池一体化技术也带来了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。总结起来就是两点:“被动保护”和“主动保护”。
想让电池再放阿生碰撞时不起火,首先就要保证电池包本身要足够“禁撞”。来看看小米是怎么干的:
小米的电池包具备14层硬核物理防护,这些防护措施分布在电池的顶部、侧面和底部。其中,顶部3层防护可以有效抵御来自上方的冲击,侧面3层防护则能够减少侧碰对电池的影响,而底部8层防护更是确保了电池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。
并且,整个电池包的用料也非常扎实,包括2000MPa热成型钢及超高强钢横梁、先进高强钢边框、153mm超宽挤出铝门堪等等。核心目的只有一个,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或侧翻挤压电池,保证电池的完整性。
小米自研的CTB电池一体化技术最大特点是采用了“电芯倒置”设计,顾名思义,就是将电芯的摆放方向从原本向上摆放导致过来。
事实上,小米并不是第一家在电芯摆放上做文章的企业。比如上汽的魔方电池,采用是“躺式”布局,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电池安全性和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。
先说最重要的安全,不管是小米的“倒置”还是上汽的“躺式”,它们好处就是让电芯的喷发口不再向上。
一般来说电池上盖的强度并不大,厚度基本在1-2mm,立式电芯喷发口向上,一旦发生热失控,对车内乘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,而倒置和躺式电芯,就能解决了这一问题。而且,还可以最大程度节省隔热材料的应用。
其次,再说空间利用率方面,电芯正放时,原来顶盖向上摆放时,电池包需要给电芯上下都留出空间,上面要给热失控留出排气空间,底部要留出防底部球击的空间。如今倒置电芯,失控排气和底部球击空间共用,就给电芯多留了6%的空间。因此,相比魔方电池躺式电芯,小米“电芯倒置”设计的空间利用率更高。
电池热失控一旦转变为明火,燃烧扩散速度是极快的,我们看到很多电车自燃的视频,常常也就那么几十秒,甚至是很难给车内乘客留足充足的逃生时间。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规定,电动汽车发生事故后5分钟要做到不起火不冒烟。
如何做到?各大厂家的做法其实都是殊路同归,主要核心都是要落到“隔热”二字上来。
这里有必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,电池自燃或者爆炸,根本原因并非由单个电芯热失控引起,而是单个电芯热失控之后,波及其他电芯进而导致电池系统热失控,发生自燃、爆炸等情况。所以,控制热量传播是重中之重。
这个原理类似水果装箱时套保鲜膜,除了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挤压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一个水果坏了之后“传染”周围的其他水果,导致一箱水果加速腐烂。
一是采用了双大面强冷却方案,确保电芯两大面都有散热板,冷却面积达到了7.8m²同级最大,实现行业4倍平均水平的冷却效果,从而在在有热失控前兆的情况下,最大程度上快速抑制热失控持续恶化,降低失控风险。
二是每个电芯侧面采用了165片,共计0.6㎡的气凝胶隔热材料。要知道,气凝胶是目前可知的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材料,属于宇航服隔热材料,可抵抗1000°C高温,让电池的隔热性能再上新高。
这样,即便某个电芯发生热失控,由气凝胶隔热材料组成的“隔热墙”,也可以将其释放的能量“关起来”,不至于波及周围电芯,进而防止电池包系统进一步抑制热失控的扩散。
众所周知,小米的智能手机就一直以“堆料”出命,而在电动安全的打造上,小米同样是舍得堆料。这些好材料的应用,确保电池“不上火”。也正因如此,小米对电池执行了“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”。官方表示,电池在55°C满电情况下,即便完全不依靠水冷系统,也能确保无热蔓延发生。
在汽车安全中,有一个热词“主动安全”,即能使车辆规避可能发生的潜在安全隐患,防患于未然。而在电池安全性方面,同样需要可靠的“主动安全”,提前预防热失控等安全隐患。
对此,小米又构建了一道智能化的安全防线,通过应用云技术,BMS与网络云端实时互联,以及网加密云端进行分析和预警,不仅实现了全天候的精确预警,而且每秒能检测 800 多个电芯信号,实现ASIL-D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设计。
而且,小米对于“防患于未然”这件事,不单单只是依靠先进的“主动安全”配置,在电池设计之初,小米就充分考虑到电池的安全问题,并且经过了全球最严苛电池安全检测,包括超1050项安全测试验证,96倍国际耐久测试时长、7 项安全设计优化、16项超标准验证等等。
这一严苛的电池安全标准,不仅是小米在核心电池技术上实力的证明,更是为用户提供极致的电动出行安全保障。
“三年前我觉得造车还是挺难的一件事情,我有足够的敬畏之心,做了一下用户调研,用户觉得小米汽车一调研大家就说科技、生态。我就定了一个原则,叫‘守正出奇’。”对于造车,雷军是这么理解。
“守正”是什么呢?雷军认为,要充分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,确保能把第一辆车做好,在这个大前提下创新。
雷军说到,“小米第一辆车整体投了3400名工程师,整个研发投入超过了100亿,所以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,有这样的把握以后,反正我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来做的。”
一句话总结就是,小米以饱和且“过度投入”的方式去正向研发一款新车型,从这点可以看出小米造车的靠谱。
也正是因为对造车怀有极大的敬畏之心,小米造车以技术立业。仅用1000天,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,小米从零起步,掌握了全栈技术链的自研实力。包括在电驱、电池、大压铸、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,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优势。
并且,这个护城河还很“深”。因为在小米的“自研技术池”中,已经实现了众多全球第一和中国第一。这也是为什么小米 SU7 一面世,其诸多产品力都要领先同级,达到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平。
更重要的是,在用户最为关心的电池方面,小米同样拿出了强大的自研实力。包括小米CTB一体化电池上盖、侧围设计、底部防护、复合纤维龙脊梁等结构设计,以及软件端安全预警应用软件、高压架构等整体设计,均由小米自研设计的,小米目前已拥有36个核心专利。
而通过强大的自研设计,小米不仅在续航、补能效率领先对手,同时死磕电池安全,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安全的电池系统。这种“造车,先造安全感”的理念,也再次体现了小米造车的靠谱。
说到这,有人可能会问,电动车的竞争不只是电动化,还有智能化。那么小米的智能化表现究竟如何呢?
作为世界500强的科技大厂,小米在守住最核心的电池安全基础上,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智能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体验,这点在发布会上,从小米 SU7 “无人驾驶,自己登台”的操作,就能看出来小米在智驾水平上一定不弱。
而在生态系统方面,这就是更是小米的“老本行”了,基于小米澎湃OS,智能座舱将会成为小米“人车家全生态”的重要一环,打通了小米手机、小米PAD、半岛体育网页版入口小米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车的底层数据和生态共享。比如小米手机,小米手环就是小米汽车钥匙;在车内可以对家里的小米空调,小米扫地机器人进行控制;在小米电视上没看完的电影,到了小米汽车里可以继续看等等.....
当然,以上是电驹小编对小米“人车家全生态”的一个畅想和猜测,实际体验如何,等电驹小编拿到试驾车之后再和大家详细聊聊。
总之,无论是上半场的电动化,还是下半场的智能化,小米都已经通过一项项全栈自研的技术,证明了自己的造车实力,也证明了自己的造车决心和态度。